過得最愉快的日子

    1996年11月初﹐我跟兩個朋友乘車去一個我們從來沒去過的西北小城旅遊。車上人不多﹐坐在我們前邊有一位戴頭巾的婦女﹐不時地轉過頭來好奇地盯著我們。我想她  可能除了看電視﹐還沒有見過外國人吧。我們很想跟她打招呼﹐可是都有些害羞﹐不好意思先開口。
    天快要黑了﹐我們才到目的地。那位婦女也要下車﹐我們抓住機會向她打聽﹕“請問一下兒﹐到最近的賓館怎麼走﹖”她說﹕“咱們同路﹐我帶你們去吧。”我們三個高高興興地背著行李跟著她﹐一邊說著感謝的話﹐一邊和她聊了起來。我們越談越投機。
    走著走著﹐她突然說﹕“住賓館要花很多錢呢﹐你們還是到我家住一夜吧﹗”我們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。她向我們解釋說﹐她的丈夫出門了﹐這幾天不在家﹐家裡有地方住。經過她一再邀請﹐我們看著她真誠的臉﹐再也無法拒絕了。
    到她家沒有公共汽車﹐她找了一臺順路的拖拉機﹐我們又坐了半個小時的拖拉機才到了她的家。
    我們一進她的家﹐她就急急忙忙地為我們做飯。一會兒給我們倒茶﹐一會兒為我們燒炕﹐一會兒為我們炒菜﹐使我們真感動。我們吃飯的時候她先讓我們仨吃得飽飽的﹐以後她才吃飯。 那天晚上的飯菜雖然簡單﹐但熱熱的吃得很舒服。夜裡我們和她擠在一張熱乎乎的炕上﹐睡得真香。
    第二天我們給她照了幾張照片﹐我們回家以後給她寄了照片﹐作為紀念。這是我們在中國過得最愉快的日子。 這件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以前在我們自己的國家﹐這是可能發生的事﹐可是為了保護家裡的貴重物品﹐越來越少人願意邀請陌生人到自己家裡吃飯﹐更不會請不認識的人到家裡住一夜。在中國﹐特別是在農村﹐我們常見到這樣熱情好客的人。雖然那位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﹐可她的行為舉止是那么有修養。現在在發達國家我們看不到這種情況了﹐我希望發展中國家﹐能在社會發展中﹐不但能使經濟得到快速發展﹐而且能保持住自己的傳統美德。 (云南大學國際學術教育中心推薦)

(人民日報海外版﹐1997年12月15日﹐7版﹔作者﹕王杉杉 (愛爾蘭)﹔713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