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國舉辦“帕兒替”

        美國人說的“帕兒替*”﹐就是華人說的請客。國內請起客來總是講桌數﹐10個人開一桌﹐20個人就開兩桌。美國不是這樣﹐倒像自助餐一樣。先把菜全部燒好﹐集中放在餐廳的一張桌子上。客人各人拿了叉﹐匙和盤子﹐自己去選菜。餐桌只有一張﹐坐不下就隨便坐﹐沙發上﹐小凳上﹐地毯上﹐甚至樓梯上都可以。客人總是幾個較熟悉的坐在一塊﹐邊吃邊聊。主人提供酒和飲料﹐要喝自己拿﹐主人不勸酒﹐也絕不提供香煙。
    華人開“帕兒替”﹐多數是中西參半﹐自己燒幾個中國菜﹐到店裡去買幾個美國菜。可我們家開“帕兒替”全部是自己燒的菜。燒菜是我老伴的拿手好戲﹐雖沒拜名廚為師﹐確也掌勺有年﹐頗有研究。來我們家作客的可謂五湖四海﹐有北京﹐哈爾濱的﹐有成都﹐廣州的﹐更有我們蘇﹐錫﹐常與上海的。因此酸﹐辣﹐鹹﹐淡都要注意到。而蘇﹐錫﹐常的朋友還喜歡稍甜一點。人家開“帕兒替”﹐葷菜多﹐素菜少﹐我們卻是素菜多﹐葷菜少。因為我們家有菜圃﹐種了不少青菜和其他蔬菜。這裡的雞﹐帶魚﹐海蝦很便宜﹐都吃膩了。不論葷菜﹐素菜﹐我們揀美國沒有的做。如糖醋大排﹐這裡不容易吃到﹔紅燒青魚肚檔(即青魚腹部的兩塊軟擋﹐去骨)﹐這是蘇﹐常口味的外地菜﹔大蒜炒牛裡脊。店裡雖然也有大蒜賣﹐但又粗又長老得很。我們剛從田裡挖出來﹐既鮮又嫩﹐爽口好吃。再就是油豆腐塞蘑菇肉米﹐油豆腐這裡沒有賣﹐我們是買了老豆腐自己做的。三鮮豆腐湯﹐店裡吃不到豆腐湯﹐我們用黃荳打成豆漿做成嫩豆腐﹐再加佐料燒成﹔炒青菜在國內是家常變菜﹐在這裡卻是上等美味。因為這裡只有很少華人自己種青菜﹐街上是買不到這樣鮮嫩青菜的。我們還做了清串菜心﹐大蒜腐竹炒菜梗等﹐一共做了十七八個菜。
    在我們的“帕兒替”上﹐大家一嘗一品一交流﹐覺得只只菜都好吃﹐因而只只菜都吃光了。我女兒不好意思﹐“對不起﹐菜太少了。”“不﹗不﹗”大家同聲回答﹐“謝謝你們﹐我們等於回中國去了一次﹗”  (寄自美國)

(人民日報海外版﹐1999年5月6日﹐3版﹔作者﹕馮克非﹔685字)

帕兒替﹕party.